海上風電送出電纜載流量提升技術(shù)

來源:發(fā)布時間:2021-12-14

【講座主題海上風電送出電纜載流量提升技術(shù)

【講座時間】2021年12月14日     下午:14:30

【講座地點】保定校區(qū)  騰訊會議 會議ID:422636624

【主講人】杜志葉,博士,教授博導,武漢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學院

【主講人簡介

杜志葉,男,武漢大學教授,博士生導師。2007年畢業(yè)于武漢大學,獲工學博士學位。長期從事智能電氣設備、特高壓直流輸電關鍵技術(shù)、電磁多物理場耦合計算等領域研究工作。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,參與4項。發(fā)表學術(shù)論文150余篇,其中SCI源刊檢索30余篇,EI源刊檢索80余篇。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,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。 入選武漢東湖高新區(qū)第十一批“3551光谷人才計劃”。

【報告內(nèi)容簡介】

風能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新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視,未來十年我國海上風電場將快速發(fā)展,助力國家“雙碳”戰(zhàn)略順利實施。作為海上風電送出的能量通道,海纜載流量有效提升和安全運行具有重要的經(jīng)濟型、戰(zhàn)略性意義。

海上風電送出方式,根據(jù)離岸距離可分為交流和直流兩種模式;從海上風電平臺至陸上站,海上風電送出海纜一般會經(jīng)過多個敷設區(qū)段,海纜敷設方式以及環(huán)境工況差異很大:特別是登陸段和平臺段,已成為輸送容量提升的瓶頸。電纜輸送通道載流量計算涉及復雜的電-磁-熱-流體多物理場耦合過程,需建立復雜的3D電磁多物理場耦合數(shù)值模型開展計算,考慮空氣的對流、輻射效應以及太陽輻射過程,模擬J形管的通風工況等,研究具有較強的理論意義和廣闊的工程應用前景。



返回